《转角处的微光》小说简介
这本《转角处的微光》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周小糖陈莉光的故事非常好看,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小说精彩节选”陈莉的批评常常当着全园老师的面,毫不留情,让周小糖感到无地自容。相比之下,孙悦则混得风生水起。她几乎不做什么实质性的保……
《转角处的微光》 转角处的微光精选章节 免费试读
医院的消毒水气味,曾是周小糖最熟悉的、代表着秩序与希望的味道。
作为三甲医院颇有潜力的年轻医生,她曾在无影灯下全神贯注,与死神争夺生命。然而,
命运的一个急转弯,让她的生活彻底脱离了轨道。那是一个阴沉沉的午后,
一通急促的电话撕碎了她所有的平静。“小糖!快回来!你爸……你爸他出车祸了!
”母亲在电话那头的声音,破碎得不成调子。冲进急诊室,
看到浑身插满管子、昏迷不醒的父亲时,周小糖感觉自己的世界瞬间崩塌了。
手术室外的时间流逝得异常缓慢,当主刀医生——她尊敬的老师——疲惫地走出来,
摘下口罩,用沉重而惋惜的语气宣布“命保住了,但脊髓损伤太严重,
以后……恐怕站不起来了”时,周小糖清晰地听到了自己某种东西碎裂的声音。
那不仅仅是父亲双腿的瘫痪,也是她原本井然有序的人生。家庭的顶梁柱倒了。
原本退休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母亲,不得不扛起照顾瘫痪丈夫的重担。
日复一日的翻身、**、清理、喂饭,琐碎而沉重的护理工作,
迅速榨干了母亲的精力与笑容。随之而来的,是经济上的骤然紧缩。
女儿小雨所在的那所学费高昂的私立贵族幼儿园,显然无法再继续了。无奈之下,
周小糖只能给小雨办理转学,进入了一所普通的公立幼儿园——阳光幼儿园。
生活的重压如同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丈夫的生意远在另一个省份,半年才能回来一次,
每次回来也是行程匆匆,经济支持尚可,情感和日常的陪伴几乎为零。
公婆经营着一家小便利店,起早贪黑,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帮忙照顾日渐调皮的小雨。
看着母亲日渐佝偻的背影,看着女儿因为环境转换而变得焦虑、行为乖张,周小糖知道,
她必须做出改变,而且是巨大的改变。经过无数个失眠之夜的痛苦挣扎,
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同事和朋友都难以置信的决定:辞去医院令人艳羡的医生工作,
去阳光幼儿园应聘保健医生。至少,那里有稳定的寒暑假,工作时间相对固定,
她能离女儿近一些,能分担母亲的压力,也能勉强维持家庭的运转。
交还那身象征着她十几年寒窗苦读和无数手术台前奋斗的白大褂时,
周小糖在更衣室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手指反复摩挲着胸牌上“住院医师周小糖”那几个微凸的字,泪水模糊了视线,
最终无声地滴落在冰冷的柜门上。那不仅是告别一份职业,更是与她救死扶伤的初心,
与她曾经的骄傲与梦想,做一次悲壮的切割。阳光幼儿园的面试,顺利得超乎想象。
园长陈莉,一位三十五六岁、妆容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的女性,
对周小糖的履历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一位前三甲医院的医生来应聘保健医生,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招牌”,足以让她在向上汇报时多添几分光彩。“周医生!
欢迎你啊!我们阳光幼儿园正在创评市级示范园,正需要您这样的高端人才!
”陈莉的热情背后,是毫不掩饰的精明计算。然而,就在陈莉微笑着伸出手,
宣布“欢迎加入”的那一刻,周小糖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
眼前陈莉的笑容和办公室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眼睛像被强光直射般刺痛,
无论如何也睁不开。她只能尴尬地低下头,慌忙从包里掏出墨镜戴上,
勉强解释是外面阳光太烈。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那是她的灵魂,她的身体,
在对这场彻底的背叛与妥协,发出最剧烈、最无声的**。就这样,
周小糖成了阳光幼儿园保健室的三名保健医生之一。她的到来,
像一颗石子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层层涟漪。保健室另外两位,一位叫孙悦,
比周小糖早来一年多,是典型的“办公室生存高手”。她深谙陈莉园长的所有喜好,
端茶送水、嘘寒问暖、汇报工作时总能精准地搔到领导的痒处,
言语间的奉承不露痕迹却又让人通体舒泰,是陈莉名副其实的“自己人”。
另一位是年近五十的王阿姨,为人老实木讷,不太会说话,只管埋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对谁都笑呵呵的,与世无争。周小糖很快发现,这个看似充满童真和阳光的地方,
其内部的人际关系和权力运作,复杂和微妙程度丝毫不亚于医院。而这一切的核心,
就是园长陈莉。她听说,陈莉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名普通的保健医生,
凭借出色的“人际能力”和“工作业绩”,一路披荆斩棘,坐到了行政园长的位置。
她野心勃勃,急于做出看得见的“政绩”,
各种名目的“创新项目”、“亮点工程”层出不穷,方案朝令夕改,
目的只有一个——在上级检查时脱颖而出,为自己的晋升之路铺砖垫瓦。
周小糖金光闪闪的医学背景,在陈莉眼中,成了装点门面、提升幼儿园“档次”的绝佳工具。
入职不到两个月,陈莉就以“人尽其才”为由,让周小糖兼任了部分行政工作,
头衔是“保健干事”。于是,周小糖的工作内容,
从预想中的给孩子处理磕碰、检查身体、预防疾病,
变成了撰写无数华而不实的方案、没完没了的总结、汇报材料,
以及应付各种检查所需的“创新”台账。“周医生,你这个幼儿体质健康提升方案太保守了!
我们要的是亮点,是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点!
什么均衡营养、保证户外活动时间、规律作息,这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哪个幼儿园不会写?
体现不出我们的水平!
”陈莉经常把周小糖基于大量医学数据和儿童发展理论写出的严谨方案,批得一无是处。
而当周小棠不得不按照陈莉那些异想天开、缺乏科学依据的思路,
勉强去执行那些漏洞百出的项目,最终导致问题频出、效果不佳时,
承担骂名和责任的却总是她。“周医生,你是大医院来的高材生,理论一套一套的,
怎么连这点实际工作都做不好?沟通协调能力、执行力都有待提高啊!
”陈莉的批评常常当着全园老师的面,毫不留情,让周小糖感到无地自容。相比之下,
孙悦则混得风生水起。她几乎不做什么实质性的保健工作,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围着陈莉转,
揣摩上意,适时递上领导需要的“数据”和“正面反馈”。在陈莉眼中,
孙悦是“得力干将”,是“头脑灵活、懂得顾全大局”;而恪守专业、坚持原则的周小糖,
则成了“不懂变通”、“书呆子气”、“能力不足”。这种巨大的落差感,
让周小糖倍感屈辱和无力。在手术台上,她手握的是柳叶刀,承担的是生死责任,
收获的是家属的感激和同事的尊重;而在这里,她最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
成了她融入环境的绊脚石,她的尊严被随意践踏,
她甚至比不上一个只会溜须拍马、毫无专业素养的人。无数次,她在夜深人静时,打开电脑,
搜索其他的工作机会,或者报名参加各种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
她渴望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回归一个能尊重她专业、让她有价值感的地方。
哄睡女儿后的深夜,成了她唯一能安静复习备考的时间。台灯下,她强忍着困倦,
一遍遍刷着行测申论的题目,仿佛那是通往救赎的唯一路径。然而,
幸运之神似乎早已将她遗忘。一次又一次,她的考编之路都以失败告终。
不是笔试差零点几分,就是面试时被背景更深厚的对手挤下。希望的燃起与破灭,
成了循环往复的折磨,不断消耗着她本已所剩无几的心力和希望。
她越来越迷茫:当初立志学医的初心是什么?如今困在这方寸之地,勾心斗角,碌碌无为,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而最让她心力交瘁的,是女儿小雨。
由于家庭的重大变故、幼儿园环境的转换,以及她这个母亲长期处于焦虑、压抑状态,
因备考而缺失的高质量陪伴,小雨的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阳光幼儿园时,
她就是老师时不时会提及的“有点调皮”的孩子。上了小学后,情况更是急转直下。
班主任的电话和微信,成了周小糖新的噩梦。“小雨妈妈,你家孩子上课根本坐不住,
不是扭来扭去就是玩文具,还老是打扰同桌!”“小雨妈妈,今天课间操,
她推了前面的同学,差点打起来!”“小雨妈妈,这次语文小测验,
她试卷只做了一半就在上面画满了娃娃!”周小糖一次次地被叫到学校,
在老师略带责备和无奈的目光中,低着头道歉,保证会好好教育孩子。她尝试过耐心讲道理,
也忍不住发过火,甚至动过手,但小雨的行为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变本加厉,
小说《转角处的微光》 转角处的微光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