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小说简介
悬疑小说《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是青墨老师最新写的一本短篇言情类小说。主角林深周衍卷入了一个离奇的谜案中,故事紧张刺激,引人入胜。读者将跟随主角一起解开谜团。走廊尽头的公告栏里,小王的「优秀员工」照片还挂在显眼位置,照片上的年轻人举着代码……
《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 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第3章 免费试读
假装清理机器底座时,手指顺着电源线摸到背面的散热格栅。指尖突然触到块边缘锐利的金属片,比周围机身温度低3℃——不符合热力学规律,同一环境下的金属导热系数相同,温度差不该超过0.5℃。林深用抹布盖住那片区域,指甲抠到格栅内侧的异常凸起,像是用特殊工具拧动过的六角螺丝,漆皮剥落处露出银灰色合金底材,与消防栓箱里那块硬盘的材质完全一致,都带着种独特的哑光质感。
第三杯咖啡研磨启动时,林深终于捕捉到关键信息。咖啡豆落入研磨仓的「咔嗒」声后,节奏变成清晰的「长-短-长」:连续3秒高频转动,停顿0.5秒,接着1秒低频转动,循环三次,恰好对应摩斯密码里的「...---...」(SOS)。他迅速掏出手机录音,开启了后台自动上传功能,时间戳跳动到10:21时,节奏变了——「长-长-长-短-短-短」是字母「W」,紧接着「-.-.....」是「CH」,组合起来是「WCH」,正是小王名字「王晨浩」的拼音首字母。
「小王的车昨天在绕城高速出的事,据说刹车失灵。」两个程序员在门口闲聊,手里的咖啡杯印着公司LOGO,杯壁上的指纹凌乱。林深按下录音暂停键时,恰好听到「刹车」二字,心脏猛地一缩。再次看向咖啡机,操作面板右下角的「维护提示灯」正以同样节奏闪烁——红灯亮3秒、灭1秒,与研磨声的密码频率完全同步,像个**控的傀儡。
借口更换废水盒,林深将推车挡在监控摄像头死角,监控的红外补光灯在推车金属架上投下红点,像只监视的眼睛。他用瑞士军刀撬开机器底部的检修盖,金属摩擦声被咖啡机的运行声掩盖。内部线路被人动过手脚:一根0.5毫米的漆包线从主板延伸出来,连接着个火柴盒大小的黑色装置,表面贴着伪装成电容的标签,但标签上的参数明显造假,耐压值远高于实际需求。**的天线却缠绕在加热管上——利用电源线传输信号的典型手法,陈教授的《隐蔽通讯技术》笔记里有同款设计,当时教授还说「这招够阴,能躲过大部分信号检测」。
用镊子夹起装置时,金属外壳传来微弱的震动,像某种生物的心跳。侧面针孔大小的指示灯以每秒两次的频率闪烁红光,是监听器处于工作状态的特征,待机状态下应该是绿光。更让他脊背发凉的是,装置底部刻着串微型编号:「ZY-0715」——「ZY」是周衍名字的首字母缩写,「0715」则是十年前技术部**案的纪念日,那个数字被刻得极深,像是要永远烙印在金属上。
此时咖啡机自动进入清洗程序,高压水流冲刷管道的声音掩盖了拆解动作。林深发现装置内部藏着块微型SD卡,卡槽旁边的电路板上,用激光雕刻着朵简化的莲花图案——陈教授创立的「数据伦理联盟」标志,十年前技术部成员每人的工牌上都有同款印记,只是后来被公司强制更换了。他用专用读卡器插入笔记本,发现卡里的文件都用周衍的生日加密了,这是他惯用的加密方式,却忘了林深曾在一次团建时无意中看到过他的身份证。
「林师傅,好了吗?我要杯拿铁。」合规部的苏蔓突然出现在门口,苦杏仁味的香水漫过来时,林深迅速将监听器塞进废水盒的活性炭层,黑色颗粒吸附了大部分金属光泽。他抬头时,看见苏蔓盯着咖啡机操作面板,嘴角噙着抹意味不明的笑:「这机器上周刚换的主板,周总监说要打造成『智能办公标杆』呢。」她的高跟鞋尖正对着电源插头,鞋跟处的微型摄像头闪着红光,和监听器的指示灯频率一致。
盖好检修盖的瞬间,研磨声再次响起。这次的密码是「-.....-...-..-.--」(BEL**),紧接着「-.-..--」(TEXT),组合起来是「BEL**TEXT」,指的是隐藏在代码里的秘密信息。林深推着推车走出茶水间时,手机录音文件已自动上传加密云盘,采用的是军方级别的AES-256加密算法,密钥藏在他的哲学书里某句注释的标点符号中。口袋里的电磁脉冲器微微发烫——这个用微波炉变压器改造的设备,此刻成了他唯一的反击武器,能在五米内制造三十秒的电子静默。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里,小王的「优秀员工」照片还挂在显眼位置,照片上的年轻人举着代码奖杯,笑容灿烂得像从未被阴影笼罩。林深盯着照片里小王胸前的工牌,突然想起今早解码的最后一组密码:「PREYELIMINATED」(猎物已清除),字母「Y」的尾勾被刻意拉长,像把滴血的刀。
林深离开公司时,发现门口的保安换了人。新保安的腰间别着和小李同款的电击器,型号是TASERX2,能同时发射两个电极,看见他推的保洁车,特意扫了眼废水盒的位置,眼神像扫描仪。阳光穿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数据圣殿」四个烫金大字的阴影,林深踩着那些字母走过时,感觉像踩在十年前的尸骨上,每一步都陷进柔软的回忆里。
回到出租屋,他用示波器解析了完整的录音文件。监听器传输的信息远比想象中更恐怖:除了确认小王「被清除」,还有关于「莲花计划」的碎片——十年前技术部的七个人并非自杀,而是发现了周衍用用户数据进行非法交易的证据,他们的「离职证明」其实是伪造的认罪书,签名是通过AI模拟生成的,陈教授留下的《AI伦理手稿》里,藏着能证明这一切的原始代码,用斐波那契数列作为密钥。
电脑屏幕亮起时,林深收到封新邮件,发件人栏显示「数据禅修会」——陈教授当年的秘密组织,成员代号都是佛教用语。附件是张老照片:十年前的技术部办公室,七个人围着咖啡机合影,小王的位置空着,旁边用红笔写着「待补」,那时他还是个实习生。照片背面扫描着行代码,编译后是:「档案室的旧服务器藏着真相,钥匙在π的小数点里。」
窗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林深摸出那个藏着监听器的活性炭包。黑色颗粒间,微型SD卡的金属触点闪着冷光,像小王最后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眼睛。他打开加密通讯软件,给未知的「系统管理员」发送消息:「已确认第一处数据污染源,请求下一步净化指令。」输入时,键盘的敲击声在空荡的房间里回响,像在敲丧钟。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降噪耳机里的《GymnopédieNo.1》刚好播放完毕。自动跳转的下一首歌是《国际歌》的钢琴版,激昂的旋律里,林深仿佛听见无数行代码在黑暗中苏醒,正顺着网线爬向「数据圣殿」的心脏。他知道,从撬开咖啡机的那一刻起,这场困兽之斗就没有回头路了。桌上的电磁脉冲器外壳渐渐升温,像是在呼应他胸腔里沸腾的血液——距离周衍的「战略会议」还有72小时,他必须在那之前找到档案室的钥匙,让那些沉睡的代码开口说话。
第一节:清洁工的指纹
凌晨三点十七分,出租屋的幽蓝光晕里,林深的指尖悬在电磁脉冲器的线圈上。第三版改装的电容外壳还带着余温,38000伏的峰值电压像条蛰伏的毒蛇——他盯着万用表跳动的数字,喉结上下滚动。上周小王母亲递来内存卡时,老人颤抖的指尖也是这样悬着,仿佛稍一用力就会捏碎那枚记录真相的塑料片。此刻他的指腹泛白,捏着镊子的力度让金属边缘硌出红痕,「再检查一遍焊点。」他对自己说,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撞出回声,像在和空气里的某个人对话。桌角的电子钟跳成3:18,这个时间与十年前技术部服务器第一次异常宕机的时间分秒不差,林深突然觉得后颈发凉,仿佛有双眼睛正从代码的缝隙里盯着他。
陈教授《隐蔽行动手册》里那句「制造合理的异常」被红笔圈了三次,此刻突然在脑海里炸开。所谓「合理」,不就是让周衍这种人相信,混乱只是系统的自然故障?就像他们总把「意外」挂在嘴边,掩盖人为的恶意。林深翻开手册的扉页,陈教授年轻时的照片里,老教授正举着个自制的电磁装置笑,背后的黑板写着「技术的本质是打破平衡」。他突然抓起脉冲器贴在胸口,金属外壳的凉意透过衬衫渗进来,像老教授的手按在他肩上。窗外的月光斜斜照进来,在手册上投下光斑,恰好落在「物理入侵三要素:时机、工具、冷静」这句批注上,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加密邮件弹出时,林深的瞳孔在镜片后缩了缩。「系统管理员」提供的红外热成像图上,三号区域的温度盲区像块溃烂的伤口——和十年前技术部事故照片里,陈教授倒在服务器旁的位置惊人重合。他摸出那张被摩挲得发皱的老照片,年轻的陈教授正指着机房地图,说「漏洞永远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照片边缘有个模糊的身影,小王说那是失踪的赵工程师,此刻那人的眼睛仿佛正盯着热成像图上的盲区。林深用红笔在图上圈出盲区范围,发现它的形状竟与陈教授手稿里画的莲花轮廓完全一致,这个发现让他呼吸一滞,指尖的镊子「当啷」掉在桌上。
换上保洁服的瞬间,镜中「老林」的皱纹让林深产生了恍惚。眼角那道仿造的疤痕贴着皮肤发痒,像在提醒他这层伪装下的真实——被诬陷的愤怒、失去小王的钝痛、对十年前真相的执念,这些情绪在胸腔里翻滚,却被他死死压在平静的表象下。他对着镜子练习佝偻的姿势,后腰的旧伤隐隐作痛——那是大学时为保护陈教授的实验数据,被小偷推下楼梯留下的。「老林,你只是个清洁工。」他对着镜中的自己说,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别多想,换桶水就走。」但镜中倒影的眼神骗不了人,那里面燃烧着的火焰,和十年前陈教授站在讲台上时一模一样。
电梯下降的失重感里,林深数着楼层数字,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推车把手。负二楼的金属门缓缓打开时,他突然想起三年前拒绝周衍那天,也是这样的深夜,机房的冷风机噪音里,自己对陈教授说「我怕保不住这些数据」。老教授拍着他的肩:「怕就对了,敬畏心才是技术人的盔甲。」此刻走廊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亮起,光影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图案,像陈教授写满公式的板书。林深的靴底沾着从出租屋带来的泥土,那是他特意从陈教授墓园取的,他想让老教授「跟着」自己,见证这一切。
虹膜识别器红光闪烁的刹那,林深的心跳漏了一拍。巡逻保安的脚步声从走廊尽头传来,像秒表在倒数。按下脉冲器触发键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小王工位上的二进制兔子屏保——那个永远在跳跃的动画,此刻像在为他加油。三秒的电磁干扰期,他拧开备用锁的手稳得惊人,只有掌心的汗洇湿了钥匙柄上的莲花刻痕。当保安的手电筒扫过门口时,他已经推着车钻进了机房,橡胶轮碾过地面的声音被冷风机吞没。黑暗中,他听见自己的呼吸与服务器的嗡鸣渐渐同步,像与无数沉睡的数据达成了某种默契。
机房的冷光打在脸上,四千个服务器机柜沉默如墓碑。林深踩着地板接缝处前进,每一步都在计算:到三号区域需要17步,屏蔽器能工作10分钟,脉冲器剩余电量够触发3次。他的红外测温仪显示室温18℃,湿度45%,完全符合A级机房标准,却让他想起太平间的温度。当他看见蓝色光纤的切口时,胃里猛地一缩——这和小王车祸现场排水沟里的光纤碎屑一模一样,断面的倾斜角度都带着周衍团队特有的粗暴。林深用游标卡尺测量切口角度,37度,与周衍惯用的美工刀角度完全一致,这个发现让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拆解分流器的焊点时,镊子突然抖了一下。两小时前的新鲜焊痕,说明周衍的人刚来过。监控探头转向的嗡鸣声从头顶传来,林深扑进机柜缝隙的瞬间,电磁脉冲让所有灯熄灭——黑暗里,他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像在重复陈教授的话:「黑暗里才有真相的影子。」应急灯亮起的三十秒里,他看见天花板的消防喷头开始滴水,水珠落在服务器外壳上,像十年前技术部成员流下的眼泪。林深迅速用专用胶带提取焊痕样本,胶带粘起的金属碎屑在灯光下闪着光,像微小的星星,照亮了黑暗中的真相。
走出机房时,橡胶轮沾着的光纤碎屑被擦得干干净净。林深把烧毁的脉冲器扔进垃圾桶,金属残骸扭曲如蛇。晨光里,证物袋里的蓝色光纤泛着冷光,他突然对着空气说:「小王,这只是开始。」风卷着这句话穿过街道,仿佛有个年轻的声音在回应。他摸出藏在鞋底的微型摄像头,里面的视频正自动上传,画面里周衍团队安装的分流器在机柜里闪着红光,像个正在吸血的寄生虫。远处的早餐摊飘来油条香味,林深买了两根,一根自己吃,一根放在路边,对着空无一人的长椅说:「趁热吃,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
小说《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 代码猎人的复仇暗战第3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