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言情题材小说《刘封咒刘备:一咒断汉魂》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刘封刘备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主要讲述的内容有:”他夹了夹马腹,惊帆马踏着残雪向前,身后的残兵们沉默地跟着,只有马蹄踏雪的声音,……
《刘封咒刘备:一咒断汉魂》 刘封咒刘备:一咒断汉魂精选章节 免费试读
第一章归蜀道上的残雪与旧梦**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成都的雪比秦巴山脉的更冷。
刘封勒住缰绳,胯下的惊帆马喷着白气,蹄子踏过官道上的残雪,
溅起的雪粒落在他甲胄的缝隙里,化水后冻成冰碴。从东三郡溃逃的路走了二十天,
他身后跟着不足三百人的残兵,甲胄上还沾着东三郡的血——那是申仪倒戈时,
亲卫为护他突围留下的。“将军,前面就是新都亭了,过了亭驿,再走五十里就到成都。
”亲卫队长张忠催马跟上,声音里带着难掩的不安。刘封抬手按住胸口,
那里藏着半块裂了纹的玉佩,是建安二十年他随刘备攻汉中时,刘备亲手系在他腰间的。
玉上“汉室藩屏”四个字,曾被他摩挲得发亮,如今却硌得肋骨生疼。
他想起离开上庸前的那个深夜。孟达的使者揣着降魏的书信来找他,烛火下,
孟达的字迹像毒蛇的信子:“足下与汉中王,亲非骨血,势权却过东宫。阿斗既立,
足下危若累卵,不如随我归魏,可保封侯之位。”当时他一把撕了信,
骂孟达“背主之贼”,可现在马蹄踏在雪地上,那几句话却反复在耳边打转。“将军,
您说汉中王会信咱们吗?”张忠又问,他是刘封在定军山救下的小兵,跟着他打了五年仗,
脸上还留着夏侯渊部将砍出的疤痕。刘封喉结动了动,想说“父王素来信我”,
却没敢说出口。他忘不了孟达叛逃那日,申仪在城楼上喊的话:“刘封!
你以为汉中王还当你是儿子?他早盼着你死,好给阿斗腾位置!”雪又下了起来,
落在刘封的发冠上,转瞬化成水。他想起建安十三年那个雨夜,新野城破,
他爹寇封把他推到刘备面前:“明公若不弃,此子愿随您奔走。”那时刘备刚丢了城池,
连甘夫人的马车都护不住,却蹲下来摸他的头:“封儿,跟着我,将来我有一块肉,
便分你半块。”后来攻雒城,他替刘备挡了一箭,箭头穿了肩胛骨,
刘备抱着他的头哭:“封儿,你是我刘备的好儿子!”这些画面像碎玻璃,扎得他眼睛疼。
他攥紧缰绳,惊帆马嘶鸣一声,似乎也懂主人的惶惑。他总觉得,只要回到成都,
只要能当面跟刘备说清——上庸新附,申耽兄弟心怀二志,徐晃三万大军压境,
若他撤兵救关羽,东三郡必丢,到时候魏兵顺着汉水直扑汉中,
那才是真的害了蜀汉——刘备定会明白,
定会像从前那样拍着他的肩说“我知你不易”。可当新都亭的驿卒捧着文书迎上来时,
刘封的心沉了半截。驿卒递来的不是安抚的手令,是一封盖着汉中王玺印的密信,
信上只有八个字:“速归成都,有要事议。”没有“封儿”的称呼,
没有半句问及伤损,只有冰冷的“要事”二字。张忠凑过来想看清,
刘封却把信塞进怀里,指尖触到信纸的凉意,像摸到了一块冰。“走,去成都。
”他夹了夹马腹,惊帆马踏着残雪向前,身后的残兵们沉默地跟着,只有马蹄踏雪的声音,
在空旷的官道上响得格外刺耳。他不知道,这不是归乡路,
是黄泉路;他心心念念要见的“父王”,早已在诸葛亮那句“封刚猛,
易世后难制御”的低语里,为他备好了一杯鸩酒。
第二章德阳殿内的鸩酒与死诏成都宫城的德阳殿,比上庸的军帐冷十倍。刘封解下甲胄时,
才发现内衬的麻衣已被血浸透——那是突围时被流矢擦伤的伤口,一路赶路忘了处理,
此刻结痂的血粘在皮肤上,扯得生疼。殿内烛火通明,却照不暖地砖的寒气,
他跪在冰凉的金砖上,膝盖很快就麻了,像压着两块冻铁。刘备坐在殿上的龙椅里,
穿着赭黄常服,鬓角的白发比去年攻汉中时多了不少。他没看刘封,只是盯着案上的奏疏,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角,那是他心烦时的习惯。刘封刚要开口说东三郡的战事,
殿外忽然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奉汉中王令,宣赐死诏——”刘封的血瞬间冻住了。
他猛地抬头,看见两个内侍捧着鎏金托盘走进来,托盘上放着一只白玉酒杯,
杯里的酒泛着暗紫色的光,那是鸩酒的颜色。宣诏的内侍展开诏书,
声音像刮过冰面的风:“副军中郎将刘封,拥兵上庸,坐视关羽覆亡而不救,
致荆州失陷;又**孟达,逼其叛降曹魏,东三郡沦丧,损我大汉基业。罪无可赦,
赐鸩酒自尽,即刻行刑。”“自尽”两个字落下时,
刘封听见自己甲胄零件落地的脆响——是他的手在抖,护腕上的铜扣摔在了金砖上。
他盯着那杯鸩酒,又看向刘备,喉咙里像堵着滚烫的铁块:“父王……这是为何?
”刘备终于抬了头,他的眼睛红得吓人,却避开了刘封的目光,
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此乃军法,非我本意。”“军法?”刘封猛地站起来,
侍卫们立刻按刀上前,却被他一把推开。他踉跄着冲到殿中,指着那杯鸩酒,
声音里全是血泪:“军法何曾斩过有功之臣?建安十八年攻雒城,我替你挡箭,
差点死在城下;建安二十四年战定军山,我夜袭夏侯渊大营,斩了他两员大将,
你当时怎么不说军法?现在一句‘罪无可赦’,就要我死?”刘备的手指攥紧了案角,
指节泛出青白:“你不救云长,丢了东三郡,这不是死罪是什么?”“我不救二叔?
”刘封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悲凉,“父王你忘了?上庸刚归附时,
申耽、申仪兄弟手里握着两千私兵,暗地给曹丕送了三封降书!徐晃的三万大军就屯在房陵,
离上庸只有百里!我若撤兵救二叔,申氏兄弟立刻会开城降魏,到时候魏兵顺着汉水打汉中,
你在成都还能坐得住吗?”他从怀里掏出一卷皱巴巴的文书,那是他写给刘备的急报,
上面还留着申氏兄弟通魏的证据:“我写了三封急报给你,说上庸不稳,求你派援兵,
你收到了吗?二叔败走麦城时,我派去的斥候还没到荆州,他就已经死在临沮了!
这能怪我吗?”文书落在刘备面前的案上,刘备却没看。他闭上眼,
声音低得像叹息:“云长是我二弟,他死了,我不能不有个交代。”“交代?
”刘封的声音陡然拔高,震得殿内烛火乱颤,“你要的不是交代,是替阿斗除障碍!
”他指着殿后,那里是刘禅居住的东宫方向,“自从建安二十三年阿斗被立为世子,
你看我的眼神就变了!诸葛亮说我‘刚猛难制’,怕我将来夺阿斗的位,你就信了!
你忘了我是谁?我是寇封!若不是你,我现在还是罗侯府里锦衣玉食的公子,
用得着跟着你出生入死,落得今天这个下场吗?”刘备猛地睁开眼,
眼里的红丝更密了:“封儿,休得胡言!我待你……”“你待我如何?”刘封打断他,
一步步逼近,“你待我像待一把刀,有用的时候拿出来斩敌,没用的时候就扔了!
定军山我替你挡刀时,你说‘封儿是我好儿子’;现在我成了阿斗的威胁,你就赐我鸩酒!
刘备,你口口声声说兴复汉室,可你连自己的养子都容不下,跟曹操有什么两样?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爆裂的“噼啪”声。刘备的嘴唇动了动,
却没说出一个字。刘封看着他,
忽然觉得眼前的人很陌生——那个在长坂坡抱着阿斗哭的男人,
那个在汉中城为他庆功的男人,好像都成了幻影。他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沉到无边的冰水里,
连疼都变得麻木。第三章孟达的箴言与迟来的悔恨内侍捧着鸩酒上前,
白玉杯的影子落在刘封脚边,像一块碎掉的月亮。刘封忽然想起孟达叛逃前,
派人送来的最后一封信。那天他在军帐里,把信扔在火盆里,看着纸灰飘起来,
心里还骂孟达“卖主求荣”。可现在,
孟达信里的话却像钉子一样扎进他的脑子里:“足下本罗侯之子,无求于汉中王。
今阿斗已立,足下之势,如栖于高树之鸟,树折则鸟亡。若足下肯归魏,
魏主必以足下为藩王,食邑万户,何至于今日之危?”当时他觉得孟达的话是毒,
现在才知道,那是真话。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双手曾握过长枪,斩过敌将,
替刘备挡过箭,可现在却连一杯鸩酒都握不住。他想起离开上庸时,张忠劝他:“将军,
不如暂投魏营,等汉中王消了气再回来?”他当时还骂张忠“不忠”,现在才明白,
最不忠的是他自己——他忠于一个从来没把他当儿子的人。“父王,
你还记得建安十三年的新野吗?”刘封的声音突然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最后的奢望,
“那天雨下得很大,你抱着阿斗,把我拉到身边说‘封儿,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我信了,
我跟着你从新野跑到江夏,从江夏打到益州,我以为我真的有了家。”他的眼泪终于掉下来,
砸在金砖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我攻益州时,被刘璋的兵砍了三刀,躺在军帐里,
小说《刘封咒刘备:一咒断汉魂》 刘封咒刘备:一咒断汉魂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