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网文写手“道上见”带着书名为《长春诡途:交通灵异秘闻录》的仙侠奇缘小说回归到大众视线。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背景设定和出色的剧情展开,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叮铃——”铜铃发出一声凄厉的长鸣,电车的车轮开始不受控制地转向,直直朝着站台冲去。陈守轨疯狂踩下刹车……
《长春诡途:交通灵异秘闻录》 长春诡途:交通灵异秘闻录第1章 免费试读
九月的长春裹着股湿冷的潮气,陈守轨拧开保温杯,蒸腾的茉莉花茶香在狭小的驾驶室内散开。车载电子屏跳动着“54路末班车”的字样,玻璃外的街景被雨水晕染成模糊的霓虹光斑,像极了三十年前祖父临终前,浑浊瞳孔里晃动的诡异光影。
仪表盘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陈守轨的手猛地攥紧方向盘。车载时钟从23:46直接跳成23:47,表盘泛着幽绿的光,这让他想起三天前那个失踪的女乘客——她最后消失在车厢尾部,只留下半杯凉茶,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杯身滑落,在金属地板上聚成一滩暗红的水迹。
“叮——”头顶的铜铃毫无征兆地震颤起来。陈守轨后颈的汗毛瞬间炸开,指节因用力过度而发白。这条跑了二十年的线路,他再熟悉不过——铜铃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镇魂物,只有在电车经过长春站北广场的老坟岗时,才会因为阴气过重轻响两声。但此刻电车刚从西安桥驶出,离老坟岗还有整整五站。
后视镜里,原本空荡荡的车厢不知何时坐满了人。他们清一色穿着灰扑扑的军装,胸口别着褪色的“东北抗日联军”布标,湿漉漉的绑腿上还沾着黑泥,像是刚从泥沼里爬出来。最前排的男人抬起头,脸上有道狰狞的刀疤,正冲陈守轨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师傅,去二道沟。”
陈守轨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二道沟早在1945年就被炸毁,如今是一片荒草萋萋的建筑工地,只有老辈人还会提起那是抗联秘密联络点的旧址。他刚要开口提醒,却发现喉咙里发不出半点声音,后视镜突然蒙上一层白雾,耳边传来指甲刮擦玻璃的刺耳声响。
电车突然剧烈颠簸,仪表盘的指针疯狂摆动,车窗外的街景扭曲成一片模糊的霓虹。等视野恢复清晰时,雨不知何时停了,路灯也全部熄灭。取而代之的,是漫天呼啸的炮火和刺鼻的硝烟味。陈守轨低头,发现自己握着的方向盘上布满锈迹,车载电子屏显示的时间变成了1938年6月17日。
“快!掩护伤员!”车厢里传来急促的呼喊。陈守轨猛地回头,看见几个浑身是血的战士正抬着担架往后门冲,担架上的伤员胸口插着日军的刺刀,鲜血顺着缝隙滴落在地板上,竟与三天前女乘客留下的暗红水迹重合。
“哐当!”一声巨响,电车剧烈摇晃。陈守轨踉跄着扶住操纵杆,等他再抬头,车厢里已经空无一人,只剩前排座位上躺着一枚生锈的铜铃,铃身上刻着半段模糊的符号——和他祖父亲手交给他的《电车镇魂手记》里,记载的抗联密语一模一样。
“嘟嘟——”刺耳的汽笛声从后方传来,陈守轨猛地惊醒,发现自己仍坐在驾驶座上,车载时钟显示23:59。后视镜里,车厢再次空无一人,但那枚陌生的铜铃,正静静地躺在副驾驶位上,表面还沾着几滴暗红的水渍,像极了干涸的血。
突然,手机在裤兜里震动起来。是民俗研究员林玄策发来的消息:“陈师傅,最近54路有没有出现异常?我刚在古籍里发现,1938年有趟电车在暴雨夜失踪,车上搭载的全是转移的抗联伤员,而那趟车的司机……”
消息还没读完,前方路口的红绿灯突然全部变成刺目的血红色。陈守轨的瞳孔骤缩——本该空无一人的站台,不知何时站着个穿白裙的女人,她苍白的脸上没有五官,却对着电车方向伸出一只枯槁的手,掌心赫然印着五道深深的抓痕。
“叮铃——”铜铃发出一声凄厉的长鸣,电车的车轮开始不受控制地转向,直直朝着站台冲去。陈守轨疯狂踩下刹车,可踏板却像被什么东西死死卡住。千钧一发之际,他瞥见挡风玻璃上倒映出自己的脸——不知何时,他的额头上竟浮现出和刀疤战士一模一样的伤痕。
“轰隆!”一声闷响,电车撞上站台边缘的电线杆。陈守轨的额头重重磕在方向盘上,血腥味在口腔蔓延。等他再次睁开眼,白裙女人已经消失不见,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车载时钟重新开始正常跳动,而那枚铜铃,正发出细微的嗡鸣,铃身的密语在雨幕中忽明忽暗。
小说《长春诡途:交通灵异秘闻录》 长春诡途:交通灵异秘闻录第1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