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说《十年烟火,一生有你》,类属于短篇言情风格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吴斌沈菲菲,小说作者为雄鹰展翅飞,文章无删减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吴斌第二天就去找了武大爷。武大爷的烧饼摊在市中心一栋写字楼楼下,每天早上七点到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准时出摊。吴……
《十年烟火,一生有你》 十年烟火,一生有你精选章节 免费试读
第一卷:加油站的初遇第一章:盛夏的汽油味2015年的夏天,似乎比往年更热一些。
空气像被点燃的棉絮,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连风都带着一股焦灼的气息。
吴斌站在城郊“顺达”加油站的加油机旁,蓝色的工装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背上。
他刚满二十岁,脸庞还带着些许稚气,眼神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默。这是他离开老家阳新,
来这座陌生城市的第一份工作——加油员。工作枯燥乏味,
每天重复着引导车辆、询问油品、加油、收钱、道谢的流程。汽车尾气混着汽油味,
成了他生活里最熟悉的味道。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和同事们也只是点头之交,
休息时就一个人坐在角落的树荫下,看着车来车往,心里空落落的。直到沈菲菲的出现,
像一阵清爽的风,吹散了他心头的沉闷。沈菲菲是两个月后调来的,也是个年轻的姑娘,
比吴斌大一岁。她梳着简单的马尾,眼睛很大,笑起来的时候嘴角有两个浅浅的梨涡,
带着点俏皮。她似乎有用不完的活力,和谁都能聊上几句,连平时最严肃的站长,
对她也多了几分温和。吴斌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她第一天上班,因为紧张,
给一辆车加错了油,车主不依不饶。她急得眼圈都红了,却还是努力挤出笑容道歉。
吴斌当时就在旁边,心里莫名地揪了一下,想上前帮忙说句话,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怕自己笨嘴拙舌,反而添乱。最后还是站长过来解了围。事后,沈菲菲蹲在地上,
偷偷抹了把眼泪,抬头时正好对上吴斌看过来的目光,她愣了一下,
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露出了那对梨涡。吴斌的心跳,在那一刻漏了一拍。
第二章:沉默的注视从那天起,吴斌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随着沈菲菲。
他喜欢看她麻利地给车加油,动作干脆利落;喜欢听她和车主聊天,
声音清脆悦耳;喜欢看她休息时,拿出手机和朋友发信息,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
他知道了她也来自附近的县城,知道了她喜欢吃草莓味的棒棒糖,
知道了她偶尔会因为想家而偷偷难过。这些细碎的信息,都是他从旁人口中,
或是默默观察得来的。他想和她说话,想问问她家乡的事,
想分享自己口袋里那颗舍不得吃的糖。可每次鼓起勇气走近,看到她明亮的眼睛,
所有的话就像被堵住了喉咙,只能笨拙地低下头,或者找个借口匆匆走开。有一次,
轮到两人一起值夜班。后半夜没什么车,加油站里静悄悄的,
只有头顶的白炽灯发出嗡嗡的声响。沈菲菲趴在柜台上,打着哈欠,眼神有些迷离。
“你……你困了吗?”吴斌终于找到一个开口的机会,声音有些干涩。沈菲菲抬起头,
对他笑了笑:“有点,后半夜是挺难熬的。”“那……我帮你盯着,你眯一会儿?
”“真的可以吗?”她眼睛亮了亮。“嗯。”吴斌重重点头,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雀跃。
沈菲菲感激地冲他笑了笑,找了件外套披在身上,蜷缩在旁边的椅子上,很快就睡着了。
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她安静的脸上,吴斌看得有些出神。他觉得,这样的夜晚,真好。
他在心里排练了无数次,想对她说:“沈菲菲,我喜欢你。
”第三章:错过的告别加油站的工作不稳定,人员流动很大。吴斌没做满一年,
就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加上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前途,萌生了离开的念头。他犹豫了很久,
最大的顾虑是沈菲菲。他还没来得及说出那句喜欢,难道就要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吗?
那段时间,他变得更加沉默,看着沈菲菲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挣扎和不舍。
沈菲菲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样,有一次休息时,主动问他:“吴斌,
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看起来不太开心。”吴斌的心猛地一跳,张了张嘴,
想说的话就在嘴边,可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没有,可能就是有点累。
”沈菲菲“哦”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递给了他一颗草莓味的棒棒糖:“吃颗糖吧,
心情会好点。”吴斌接过糖,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指,两人都像触电般缩回了手。
吴斌的脸瞬间红了,低着头,不敢看她。他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离开的前一天,
他想了一整天,决定无论如何,都要跟沈菲菲告个别,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我走了”。
可那天,沈菲菲却没来上班,听同事说,她家里有事先回去了,可能要辞职。吴斌的心,
一下子空了。他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最后看了一眼那个他待了近一年的加油站,
看了一眼沈菲菲经常站着的那个加油机,终究还是转身,走进了茫茫人海。
他不知道沈菲菲为什么辞职,不知道她去了哪里,甚至不知道,
她是否还记得有他这么一个沉默的同事。那句没说出口的喜欢,成了他心里一道隐秘的疤,
在往后的岁月里,偶尔想起,还会隐隐作痛。他以为,他和沈菲菲的缘分,
就像加油站里匆匆驶过的车,短暂交汇后,便再也不会相见。却不知,命运的线,
早已将他们悄悄缠绕,只是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漂泊,才会再次交织。
第二卷:十年漂泊路第四章:流水线的枯燥离开加油站后,吴斌在老乡的介绍下,
进了一家空调厂,成了一名组装员。工厂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巨大的厂房里,机器轰鸣,
流水线像一条永不停歇的长龙。吴斌的工作,是给空调外机安装某个固定的零件,
每天重复几千次同样的动作,枯燥得能磨掉人的所有棱角。住的是八人间的集体宿舍,
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泡面味。同事们大多和他一样,是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大家累了一天,
回到宿舍要么倒头就睡,要么就聚在一起打游戏、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吴斌依然是沉默的那个。他不爱打游戏,也没什么话题好聊,更多的时候,是躺在床上,
望着天花板发呆。脑海里,偶尔会闪过沈菲菲的笑脸,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
泛起圈圈涟漪,然后又归于平静。他开始学着攒钱,把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寄回老家,
剩下的一点,省吃俭用地存着。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只觉得多存点钱,心里能踏实些。
工厂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还经常要加班。有一次,他因为太累,
组装时出了点小差错,被线长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骂了一顿。他低着头,攥紧了拳头,
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一句话也没说。那天晚上,他第一次在陌生的城市里,
感到了深深的委屈和无助。他跑到工厂后面的小河边,对着漆黑的水面,无声地哭了很久。
他想家,想那个虽然贫瘠但安稳的老家,也想那个只在记忆里停留过短暂时光的沈菲菲。
如果当初他勇敢一点,会不会不一样?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生活容不得他多想,
第二天,他还是要准时出现在流水线上,重复着昨天的动作。他在空调厂待了两年。两年里,
他从一个生涩的新手,变成了熟练工,可内心的迷茫,却丝毫没有减少。
他看着身边的人来了又走,有的回老家结婚生子,有的换了别的工厂,有的则在这座城市里,
继续着看不到尽头的漂泊。他也想改变,可除了一身力气和沉默的性格,
他似乎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第五章:物流场的汗水2017年底,空调厂效益下滑,
开始裁员。吴斌没能幸免,拿着一笔不多的补偿金,再次成了无业游民。这次,
他没再找工厂的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城郊的物流中转场在招搬运工,
工资比工厂高,就是累点。吴斌没犹豫,直接去报了名。物流中转场比工厂更累。
每天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包裹,从货车上卸下来,再按照区域分拣,然后装上另一辆货车。
包裹有轻有重,重的能有几十斤,一天下来,胳膊酸痛得抬不起来,腰像要断了一样。
这里的工作时间不固定,货车什么时候到,他们就什么时候开工,经常要熬夜。
夜晚的中转场,灯火通明,叉车穿梭,搬运工们喊着号子,一派忙碌景象,
却也透着一股原始的粗粝。吴斌在这里,学会了更用力地干活,也学会了在累到极致时,
如何给自己打气。他依然沉默,但手上的力气越来越大,动作也越来越麻利。
同事们大多是和他一样的底层劳动者,虽然言语粗俗,但心肠不坏,有时会帮他搭把手,
累了一起坐在地上,分享一瓶冰镇的矿泉水。在物流场的日子,时间似乎过得很快,
又似乎过得很慢。快的是,每天重复着繁重的劳动,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慢的是,
他感觉自己像一头拉磨的驴,被困在原地,看不到希望。
他偶尔会从新闻里看到这座城市的繁华,看到那些衣着光鲜的人,过着和他截然不同的生活。
心里不是没有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他知道,那样的生活,离他很远。期间,
他回了几次老家。父母催他找个对象结婚,他总是以“还没攒够钱”为由推脱。他心里,
那个模糊的身影,似乎还在某个地方等着他,尽管他知道,这可能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执念。
他在物流中转场干了三年多。这三年里,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皮肤被晒得黝黑,
身材也因为常年的体力劳动,变得结实匀称。只是那份内向和沉默,似乎刻进了骨子里。
2021年,因为一次意外,他在卸货时被掉落的包裹砸伤了腿,虽然不算严重,
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这次受伤,让他第一次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才二十五六岁,
难道要一辈子这样靠出卖体力生活吗?等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了,又该怎么办?腿伤好后,
他没有再回物流中转场。他想,该换个活法了。第六章:网约车的方向盘伤愈后,
吴斌用这些年攒下的积蓄,加上向老乡借的一点钱,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
注册了网约车平台,成了一名网约车司机。开网约车,比在工厂和物流场自由一些,
不用再被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束缚。他可以自己安排出车时间,累了就停下来休息。而且,
收入也相对稳定一些,只要肯跑,就能赚到钱。他每天早早地出门,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清晨,他接载赶去上班的白领;中午,接送午休的学生和职员;傍晚,是下班的高峰期,
道路拥堵,他却耐心地在车流中等待;深夜,他送那些应酬晚归的人回家。
他见过这座城市的清晨和深夜,见过形形**的人。有谈笑风生的朋友,有争吵不休的情侣,
有疲惫不堪的加班族,也有对生活充满抱怨的人。他很少说话,只是安静地开车,
偶尔从后视镜里,观察着这些陌生的乘客,听着他们的故事。这份工作,
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熟悉了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地标,
知道哪里的早高峰最堵,知道哪里的夜宵最好吃。他不再像刚来时那样,
对这座城市感到陌生和疏离。开网约车,也让他变得稍微开朗了一点。
因为需要和乘客沟通路线,他不得不开口说话,虽然依然简洁,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
连和人对视都觉得困难。他依然省吃俭用,把大部分收入存起来。他心里有个模糊的目标,
想在这座城市里,真正扎根下来。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地流逝,转眼到了2025年。十年,
弹指一挥间。这十年里,吴斌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沉稳的男人。
他经历了生活的打磨,尝遍了酸甜苦辣,唯一没变的,是心里那个隐隐的牵挂。
他偶尔会想起沈菲菲,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在哪里,做着什么。他以为,他们这辈子,
大概再也不会有交集了。第七章:意外的消息2025年的一个春日午后,
吴斌送完一位乘客,在一家商场门口等单。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让人有些犯困。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声音传来:“菲菲,你等等我,跑那么快干嘛!
”吴斌的心猛地一跳。“菲菲”?这个名字,像一道电流,瞬间击中了他。他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两个女人正从商场里走出来。其中一个穿着米色风衣,长发披肩,身形窈窕,
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吴斌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是沈菲菲!十年未见,她变了,
变得更加成熟,更有韵味,但那双眼睛,那个笑起来的梨涡,依然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吴斌的心跳得飞快,手心瞬间冒出了汗。他想上前打招呼,可双脚像灌了铅一样,
怎么也迈不开。十年的时光,像一道无形的鸿沟,让他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他看到沈菲菲停下脚步,回头对另一个女人笑着说:“刘丹,你快点,我奶茶店还有事呢。
”那个叫刘丹的女人,身材微胖,性格看起来很爽朗,她快步走到沈菲菲身边,
抱怨道:“急什么呀,难得出来逛一次。对了,菲菲,跟你说个事,
我表哥……”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渐渐走远了。吴斌坐在车里,脑子里一片空白。是她,
真的是她!她也在这座城市!她在奶茶店工作!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发动车子的,
只觉得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追上去!问问她!他缓缓地开车跟在她们后面,
保持着一段距离。他听到刘丹还在说着什么,似乎在给沈菲菲介绍对象。
只听沈菲菲叹了口气:“丹丹,你就别操心了,我现在不想这些。”刘丹说:“你都多大了?
还不想?当初要不是那个郑书铭……算了,不说他了。你一个人多孤单啊,
找个靠谱的人嫁了多好。”沈菲菲没说话。刘丹又说:“说真的,菲菲,你条件这么好,
怎么就单着呢?我都替你着急。”单着?吴斌的心猛地一震。她还单身?这个消息,
像一剂强心针,瞬间注入了他的身体。十年的沉默和压抑,十年的思念和牵挂,在这一刻,
似乎找到了一个出口。他看着沈菲菲和刘丹走进了不远处的一家奶茶店,
那家店的招牌很显眼——“蜜语时光”。吴斌把车停在路边,深吸了一口气。他拿出手机,
手指颤抖着,想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打开了网约车平台的聊天界面,
找到了一个很少联系的老乡,那个老乡以前也在加油站待过,或许认识刘丹。
他发了条信息过去:“哥,你认识沈菲菲的朋友刘丹吗?能不能帮我问问刘丹,
沈菲菲的联系方式?”等待回复的那几分钟,吴斌觉得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终于,
老乡回复了:“认识啊,她们俩关系很好。我帮你问问刘丹。”没过多久,
老乡把沈菲菲的微信推了过来。看着那个头像——是沈菲菲和一只猫的合影,
吴斌的心跳得像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他犹豫了很久,终于点了“添加到通讯录”,
输入验证信息:“你好,沈菲菲,我是吴斌,以前在顺达加油站一起工作过。”发送。然后,
就是漫长的等待。第三卷:转折与决心第八章:迟来的表白微信好友请求发出去后,
吴斌的心情既紧张又忐忑。他不知道沈菲菲会不会通过,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他。
他在奶茶店附近的路边停着车,眼睛一直盯着手机屏幕,连订单都无心接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手机始终没有动静。难道她忘了?或者,她不想理我?吴斌的心里,
渐渐升起一丝失落。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手机“叮”地响了一声。
是微信通知:“沈菲菲已通过你的好友请求。”吴斌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他赶紧点开对话框,手指悬在屏幕上,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想了半天,
他才打出几个字:“你好,还记得我吗?”很快,沈菲菲回复了:“记得啊,吴斌。
好久不见。”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吴斌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记得他!接下来的几天,
吴斌每天都会找沈菲菲聊天,小心翼翼地,生怕打扰到她。他问起她这些年的经历,
沈菲菲也很坦诚地告诉了他。原来,当年她从加油站辞职,是因为家里出了点事,
回去处理完后,就又回到了这座城市,先是学了会计,在一家小公司做了几年,
后来公司倒闭,又去商场当了销售员,一年前,才到这家奶茶店工作。
吴斌也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简略地跟她说了说。沈菲菲听完,
发了个感慨的表情:“没想到你这些年,经历了这么多。”通过聊天,吴斌发现,
虽然隔了十年,但他们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多的隔阂。沈菲菲还是像以前那样,性格开朗,
善解人意。聊了大概一个星期,吴斌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他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
都要说出埋藏在心里十年的话。那天晚上,他收车后,在宿舍里,反复编辑着信息,
删了又改,改了又删。最后,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送键:“沈菲菲,有句话,
我憋了十年了。从在加油站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喜欢你了。这些年,我一直没忘记你。
听说你现在还是单身,我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能追求你?”信息发送成功后,
吴斌的心脏狂跳不止,他甚至不敢看手机,把手机扔到一边,双手捂住了脸。
时间仿佛凝固了。过了很久,手机终于响了。吴斌颤抖着拿起手机,
看到了沈菲菲的回复:“吴斌,对不起。谢谢你这么多年还记得我。
但我现在真的不想谈恋爱,而且,我们……可能不太合适。希望你能找到更好的人。
”第九章:醒悟与抉择看到沈菲菲的回复,吴斌的心像被一块巨石砸中,瞬间沉到了谷底。
对不起。不合适。这几个字,像针一样,刺得他生疼。十年的执念,鼓起勇气的表白,
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他没有再回复,把手机扔到一边,躺在床上,
睁着眼睛看着黑暗的天花板。心里五味杂陈,有失落,有不甘,有难过,
但更多的是一种清醒。他终于明白,沈菲菲拒绝他,不仅仅是因为“不想谈恋爱”,
更可能是因为“不合适”。是啊,他有什么呢?一个开网约车的,没房没车,没稳定的工作,
甚至连一份体面的事业都没有。这样的他,凭什么去追求她?这些年,他一直在打工,
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看似忙碌,却始终在社会的底层挣扎。他以为只要努力赚钱就够了,
却忽略了,没有一份能让人安心的事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未来,是很难给一个女人幸福的。
打工,真的成不了气候。这句话,他以前也听过,但从未像此刻这样,有如此深刻的体会。
他想起了在物流场挥汗如雨的日子,想起了在工厂流水线上麻木的自己,想起了开网约车时,
看着别人住着高楼大厦,自己却只能蜗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的失落。不,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他要改变,要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他要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一份能让他在这座城市站稳脚跟,能让他有底气去追求幸福的事业。可是,做什么呢?
他没什么手艺,也没什么本钱。就在他迷茫的时候,
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人的身影——武大爷。武大爷是他开网约车时认识的一位老人,
七十多岁了,每天推着一个小推车,在一个写字楼附近卖武大郎烧饼,生意特别好。
吴斌有时候路过,会买一个尝尝,味道确实不错。他和武大爷聊过几次,
知道武大爷做烧饼做了一辈子,手艺是祖传的。武大爷说过,他年纪大了,儿女又不乐意学,
这门手艺怕是要失传了,言语间满是惋惜。当时,吴斌只是听听就算了,没往心里去。
可现在,他突然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机会。做烧饼,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投资小,见效快,
只要味道好,不怕没生意。而且,这是一门手艺,是别人拿不走的。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里萌生:跟武大爷学做武大郎烧饼,然后自己摆摊创业!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一样疯长。他越想越觉得可行。他要学一门手艺,
要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他要让沈菲菲看到,他不是一个只会打工的窝囊废,
他有能力给她幸福。他在心里暗暗发誓:沈菲菲,这一次,我不会再错过了。
等我做出样子来,我一定会再去找你。这辈子,我非你不娶!第十章:拜师学艺下定决心后,
吴斌第二天就去找了武大爷。武大爷的烧饼摊在市中心一栋写字楼楼下,
每天早上七点到上午十点,下午四点到晚上七点,准时出摊。吴斌赶到的时候,
正是早上的高峰期,小小的烧饼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武大爷虽然年纪大了,
但手脚麻利得很。只见他熟练地揉面、擀皮、撒料、贴炉,动作一气呵成。烤好的烧饼,
金黄酥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离老远就能闻到。吴斌等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等到队伍散去,
武大爷稍微清闲了一点。他走上前,恭恭敬敬地对武大爷鞠了一躬:“武大爷,您好。
”武大爷抬起头,看到是吴斌,笑了笑:“是小吴啊,今天不跑车?”“大爷,
我想跟您学做武大郎烧饼。”吴斌开门见山,眼神里带着坚定。武大爷愣了一下,
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小吴,你不是开网约车的吗?怎么突然想学做烧饼了?这活儿累,
又不体面。”“大爷,我觉得凭手艺吃饭,没什么不体面的。”吴斌诚恳地说,
“我打工打了十年,觉得没什么出路。我想自己做点事,我觉得您这烧饼手艺特别好,
所以想跟您学学。求您成全。”武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看着吴斌眼里的认真和执着,
叹了口气:“小吴啊,做烧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从和面、发面,到调馅、烘烤,
每一步都有讲究,得下苦功夫。而且,摆摊风吹日晒的,比你开网约车辛苦多了。
”“我不怕苦,大爷。”吴斌语气坚定,“只要您肯教我,再苦再累我都能承受。
”武大爷看着他,又想了想自己那门快要失传的手艺,心里动了恻隐之心。他看得出,
吴斌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唉,好吧。”武大爷点了点头,“我这手艺,
确实不想就这么没了。你要是真想学,我就教你。不过,我可没什么拜师礼,也没什么规矩,
全看你自己肯不肯用心学。”吴斌喜出望外,连忙又鞠了一躬:“谢谢大爷!您放心,
我一定好好学,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就这样,吴斌开始了他的学艺之路。
他先是把网约车转租了出去,专心跟着武大爷学做烧饼。武大爷果然没骗他,
做烧饼的学问大着呢。光是和面,就有讲究,水温、碱的多少、揉面的力度和时间,
都直接影响着烧饼的口感。发面更是关键,温度、湿度都要掌握好,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吴斌学得很认真,每天天不亮就跟着武大爷出摊,帮着打下手,仔细观察每一个步骤,
晚上回到出租屋,还会反复琢磨,自己动手练习。他的手上被烫出了好几个水泡,
胳膊也累得抬不起来,但他从没喊过一声苦。武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不仅教吴斌手艺,还把自己做生意的经验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比如怎么选料,
怎么保持卫生,怎么和顾客打交道。吴斌的进步很快,几个月后,
他已经能独立做出味道不错的烧饼了。武大爷看着他做的烧饼,满意地点点头:“小吴,
你悟性高,又肯吃苦,差不多可以自己单干了。”吴斌心里既激动又感激:“大爷,谢谢您。
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谢什么,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武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
“记住,做生意,诚信为本,味道要好,人要实在,才能长久。”“我记住了,大爷!
”第四卷:烧饼摊的烟火气第十一章:摆摊起步告别了武大爷,吴斌开始筹备自己的烧饼摊。
他用手里仅有的积蓄,买了一辆二手的三轮车,又添置了烤炉、面板、擀面杖等工具,
按照武大爷教的配方,精心准备了面粉、芝麻、葱花、肉馅等原材料。一切准备就绪,
他把摊位选在了沈菲菲工作的奶茶店附近的一条小吃街上。这里人流量大,而且,
他私心想着,或许能偶尔看到她。第一天出摊,吴斌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小说《十年烟火,一生有你》 十年烟火,一生有你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