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言情题材的小说《战崖山:银枪所指,定鼎宋江山!》,是作者“111永恒的不死鸟1”精心编写的,该书中的关键人物是李锐赵清漪,精彩内容介绍:”李锐的手指敲着沙盘边缘。“城太厚。”“守军至少三万。”“百姓还在里面。”“打烂了,得不偿失。”张世杰皱眉:“那如何是好……
《战崖山:银枪所指,定鼎宋江山!》 战崖山:银枪所指,定鼎宋江山!第17章 免费试读
码头上。
新铸的铜鼎被烧得通红。
粗大的香烛。
插在堆积如山的祭品前。
青烟袅袅。
直上云霄。
“吉时到——!”
礼官拖长了声音。
肃穆的号角声响起。
压过了海风的呼啸。
李锐一身玄色元帅甲胄。
按剑而立。
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
阳光洒在冰冷的甲片上。
反射着寒光。
他身后。
赵清漪身着繁复庄重的宫装。
头戴凤冠。
怀抱象征皇权的玉圭。
监国公主的威仪。
展露无遗。
陆秀夫手持一卷明黄的檄文。
立于幼主赵昺身侧。
幼主穿着小小的龙袍。
脸上带着懵懂。
张世杰、陈吊眼、许夫人……
所有复兴军核心将领。
肃立台下。
甲胄鲜明。
再往后。
是黑压压、望不到边的军阵!
神机营!
灰衣黑枪。
肃杀如林!
张世杰统率的宋军精锐!
衣甲鲜明!
刀枪如雪!
陈吊眼、许夫人的义军!
桀骜之气收敛。
眼神狂热!
更远处。
是无数自发聚集的岛上百姓。
渔民。
农人。
工匠。
妇孺。
所有人的目光。
都聚焦在高台之上。
聚焦在那个玄甲身影上。
陆秀夫深吸一口气。
展开檄文。
苍老而悲愤的声音。
借助简易的铁皮喇叭。
传遍四方:
“大宋监国公主令!讨元复宋檄!”
“元虏无道!窃据中原!屠戮我子民!毁坏我宗庙!践踏我文明!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幸赖天佑!神将李锐!持雷霆神兵!挽狂澜于既倒!复疆土于东南!”
“今!天命昭昭!民心所向!”
“以幼主赵昺为尊!以监国公主赵清漪为号!”
“拜李锐为讨元大元帅!总领复兴军!吊民伐罪!扫清妖氛!”
“凡我大宋遗民!炎黄子孙!当戮力同心!共赴国难!”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大军所指!复我河山!”
“杀!杀!杀!”
檄文念罢。
三军怒吼!
声浪如同海啸!
席卷全岛!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李元帅!万胜!”
“复兴!复兴!复兴!”
李锐上前一步。
拔出腰间佩剑。
剑锋直指北方大陆!
“复兴军!”
他的声音通过喇叭。
如同滚雷。
压下所有的喧嚣。
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士兵耳中。
“今日!”
“北伐!”
“目标——”
剑锋所向。
“临安!”
“出发!”
“呜——呜——呜——!”
低沉雄浑的号角长鸣!
盖过海浪!
码头上。
停泊着缴获并修复的元军大船。
还有岛上工匠日夜赶造的新船。
以及归附的海商船只。
桅杆如林!
风帆鼓荡!
“登船!”
“登船!”
各级军官的吼声此起彼伏。
军阵如同黑色的洪流。
开始有序地登上战船。
李锐和赵清漪。
并肩走向最大的旗舰。
“格物院的事……”赵清漪低声问。
“放心。”李锐点头。
“第一批书籍和图纸已经交给选好的匠户子弟。”
“有老学究带着翻译、誊抄。”
“火种已经埋下。”
赵清漪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旗舰船头。
李锐转身。
看着下方。
陈吊眼和许夫人。
正指挥各自的部下登船。
两人的目光。
不时瞟向神机营士兵肩上的AK-47。
带着毫不掩饰的渴望。
李锐对王石头招招手。
低声吩咐了几句。
王石头领命跑下船。
很快。
带着几名士兵。
抬着两个沉重的樟木箱子。
来到陈吊眼和许夫人面前。
箱子打开。
露出里面十几把造型古朴。
但依旧泛着金属幽光的长枪。
枪身比AK更长。
枪机结构明显不同。
“莫辛纳甘?”陈吊眼拿起一把。
入手沉甸甸。
“栓动步枪。”李锐的声音从船头传来。
“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不输神机铳!”
“子弹管够!”
“陈头领!许夫人!你们的精锐营!先装备起来!”
陈吊眼爱不释手地摸着冰冷的枪身。
咧开大嘴。
“哈哈哈!够意思!李元帅!”
许夫人也郑重抱拳:“谢元帅!”
两人眼中的最后一丝芥蒂。
烟消云散。
舰队缓缓驶离码头。
风帆鼓满。
劈开碧蓝的海水。
留下长长的白色航迹。
李锐站在旗舰船头。
赵清漪在他身侧。
海风吹拂着两人的衣袂。
猎猎作响。
身后。
是庞大的舰队。
和渐渐远去的复兴岛。
前方。
是广阔的大陆。
和未卜的征途。
李锐握紧了赵清漪微凉的手。
目光投向水天相接的北方。
那里。
是临安。
是江南。
是万里山河。
更是他和她。
还有他们未出世孩子的未来。
战舰破浪。
一往无前。
小说《战崖山:银枪所指,定鼎宋江山!》 战崖山:银枪所指,定鼎宋江山!第17章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