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听雪逢君时主角是林晚舟沈清寒,该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是一部很好看的小说。精彩内容推荐:笛声幽咽,如低诉,如暗泣,每一个音符都沉甸甸的,载着难以言说的往事,在寂静的茶堂里弥漫开来。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他缓缓抬……
《听雪逢君时》 听雪逢君时精选章节 免费试读
江南的冬夜,雨丝绵密如织,纷纷扬扬,无声浸透万物。青石巷浮起一层幽冷的微光,
仿佛整条巷子都被浸在深水里。林晚舟裹紧了半旧的灰鼠斗篷,踮着脚尖,
竭力避开地上星罗棋布的水洼。寒气穿透薄靴,针一样刺着脚底,她不由得更快了几分步子。
转过街角,风里忽然筛落一缕笛音,清越又微凉,如同穿透重重雨幕的月光。她脚下一顿,
循声望去——巷子深处,那间小小茶馆的纸窗上,正晕开一团暖黄的微光。
推开茶馆吱呀作响的木门,暖意裹着茶香扑面而来,瞬间消解了满身寒湿。堂内客人寥寥,
零散坐着。那笛声的源头,在角落处独自坐着一位白衣人。他垂首,专注地吹奏着一支玉笛,
修长手指在温润笛身上起落,如蝶栖花枝。昏黄灯光描摹着他侧脸的轮廓,竟似画中人。
笛声幽咽,如低诉,如暗泣,每一个音符都沉甸甸的,载着难以言说的往事,
在寂静的茶堂里弥漫开来。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他缓缓抬眼,
目光恰与林晚舟探寻的视线撞在一处。他唇角微扬,
浮起一丝清浅笑意:“姑娘可是爱曲之人?”林晚舟心尖微微一颤,脸颊竟有些发烫,
忙不迭点头应道:“爱听……公子这笛声,美得叫人……心头发酸。”他眼中笑意深了些,
示意她坐下:“在下沈清寒,江湖飘零一乐师。”声音清润,正如他手中那支玉笛。此后,
那间角落里的茶桌仿佛有了无形的引力。林晚舟成了茶馆的常客,
每每挑着沈清寒闲暇的时辰前来。有时他兴之所至,会为她吹奏一曲新谱的调子,
笛声或如溪流淙淙,或似松风过岭。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对坐闲谈。
沈清寒讲塞外的风沙如何迷人眼,讲海上孤悬的明月如何大得惊人,
地深秋的枫叶如何燃烧整片山峦……林晚舟则细细描绘江南四时的景致:春日柳絮纷飞如雪,
夏夜流萤穿行荷塘,秋来满城桂子飘香。“那冬天呢?”沈清寒含笑问,指节轻轻叩着桌面,
目光里似有期待。“冬天……”林晚舟望向窗外又飘起的冷雨,声音轻柔下来,“便是这样,
湿冷,缠绵。可若等到雪落,寒梅开了,白雪衬着红梅,那又是另一番清绝滋味。
园子里的老梅树,枝干虬结,花却开得又密又香。”“清绝滋味……”沈清寒低声重复,
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玉笛光滑的孔洞,“真想亲眼看看。”那场初雪,毫无预兆地来了。
细碎的雪粒敲打着茶馆的窗棂,渐渐变成轻盈的鹅毛。林晚舟推门而入,
发梢眉间都沾着星星点点的白。沈清寒正立在窗边,望着外面越积越厚的雪色出神,
听见门响,回头见她一身风雪,眼底掠过一丝极快的心疼。他起身,极自然地抬手,
用温热的指腹替她拂去鬓边融化的雪水,那动作轻缓得像对待一件易碎的瓷器。
指尖的温度烙在肌肤上,林晚舟心头猛地一跳,脸上飞起红晕,竟忘了躲闪。
两人目光胶着片刻,沈清寒才如梦初醒般收回手,轻轻咳了一声,望向窗外:“这江南初雪,
果然……不负清绝二字。”声音里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哑。雪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苍茫。
茶馆里只剩他们两人,守着暖炉,听着茶水在壶中咕嘟轻响。沈清寒吹起一支极轻柔的曲子,
笛音缠绕着暖意和茶香,在狭小的空间里静静流淌。林晚舟捧着温热的茶杯,
只觉心口也像这茶汤一样,被无声地熨帖着、温暖着、浸润着。
一种陌生的、令人微醺的暖流,在两人之间无声地弥漫开来,如窗外渐深的雪,
悄然覆盖了心田。谁也没有再说话,只任笛声和炉火的噼啪声填满这雪夜。年关近了,
小城被节庆的喧闹包裹。元宵那夜,林晚舟约了沈清寒去看灯会。长街上人潮涌动,
流光溢彩的花灯几乎映亮了半空。两人随着人流缓缓前行,林晚舟被一盏精巧的莲花灯吸引,
驻足细看。再回头时,汹涌的人潮竟瞬间将沈清寒的身影吞没。她心头一慌,
踮起脚尖焦急张望,呼唤声被喧嚣淹没。就在这时,
一只温暖的手从侧后方稳稳地握住了她的手腕。她猛地回头,
撞进沈清寒带着安抚笑意的眼底。“跟紧了,”他声音不高,却穿透嘈杂清晰地落入她耳中,
“莫再走散。”那手掌的力道带着不容置疑的稳妥,牵引着她,稳稳地破开人潮向前。
手腕上他留下的温度和触感,像一道烙印,久久不散,在喧闹的灯影里,
在她心上烫出一个隐秘而灼热的印记。然而春寒料峭时,沈清寒惯常坐着的那个角落空了。
一连数日,林晚舟在茶馆枯坐至打烊,只等来老板一声叹息。直到第七日黄昏,
沈清寒终于出现,脸色是前所未有的苍白凝重,眼下一片深重的青影,仿佛数日未眠。
“家中有急事,”他声音干涩,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丝她看不懂的痛楚,
“须即刻启程……归乡。”“归乡?”林晚舟心口骤然一空,指尖冰凉,“在何处?远么?
何时……能回?”一连串的问句冲口而出,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惶急。
沈清寒避开她灼灼的目光,只望着窗外暮色四合,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关山万里,
归期……难料。”他从袖中取出那支朝夕相伴的玉笛,玉质温润,还带着他掌心的微温。
他郑重地双手递到她面前:“此笛赠你。见它……如见我。”他顿了顿,
每一个字都像从心口用力挤出,“晚舟,等我。纵使千山万水,我……定会归来。
”林晚舟伸手接过,玉笛沉甸甸地压在手心,那温润的凉意却直直沁入肺腑。她抬眼,
努力想弯起嘴角,挤出一个笑来回应他的承诺,可唇角刚一动,视线便模糊了,
滚烫的水珠无声地滴落在冰冷的笛身上,洇开一点深色。她死死咬住下唇,
将那破碎的呜咽堵在喉咙里,只是用力地、用力地点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所有的期盼、惶惑、不舍,都化作了掌心紧握玉笛的力道,指节捏得发白。翌日清晨,
码头上薄雾弥漫,寒气刺骨。林晚舟早早等在那里,怀中紧紧抱着一个青布小包袱。
沈清寒的身影出现在晨雾中,依旧一身素白,却掩不住满身风尘仆仆的萧索。她迎上去,
将包袱塞进他怀里。“江南的点心,路上……垫一垫。”她声音发紧,眼睛微微红肿,
却竭力维持着平静,“还有这个。”她展开手心,里面是一方素净的丝帕,帕子一角,
细细绣了一枝含苞的寒梅,针脚虽不算顶尖,却极尽用心。“江南的冬天……有梅花。
”她抬眼看他,努力想看清他雾中模糊的容颜。沈清寒接过帕子,
那柔软的丝绢上犹带着她怀中的微温。他低头凝视着那枝孤清的寒梅,
指腹轻轻抚过细密的针脚,仿佛要将这丝线绣出的暖意刻进心里。他喉头剧烈地起伏了一下,
猛地抬臂,将她紧紧拥入怀中。那怀抱带着诀别的力道,沉重而滚烫,几乎让她窒息。
隔着薄薄的衣衫,她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膛剧烈的震动和压抑的颤抖。他埋首在她发间,
滚烫的呼吸拂过她的耳廓,那声音喑哑,破碎得不成句子,
只一遍遍烙在她心上:“等我……等我回来……”话音未落,他已骤然松开手,决然转身,
大步踏上跳板,身影迅速没入船舱。沉重的船锚绞动声响起,船身缓缓离岸。
林晚舟僵立在冰冷的码头上,晨雾愈发浓重,像一块巨大的湿布蒙住了整个世界,
将他的身影彻底吞没。唯有怀里那支玉笛,冰凉地硌着心口,成了离别唯一的信物。
江水呜咽,载着那孤帆远影,消失在水天相接的迷茫处。沈清寒坐过的那个角落,
从此成了林晚舟的囚牢。每日茶馆刚支起门板,她便已在角落那张磨得发亮的木桌旁落座。
面前一杯清茶,从滚烫放到冰凉,她只是怔怔地望着门口,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的青石巷,
竖着耳朵捕捉每一缕飘过的声音,期盼从中能筛出那熟悉的清越笛音。
日子在等待中无声流淌,窗外的景色轮番更迭。春雨淅沥,敲打着茶馆的瓦檐,她听着雨声,
想他行至何处,可有避雨之所?夏日蝉鸣聒噪,烈日灼烤着青石板,腾起氤氲的热气,
她担忧他是否顶着酷暑跋涉?秋风渐起,卷落梧桐枯叶,打着旋儿扫过窗棂,
她对着满目萧瑟,心中那份无望的等待也染上了枯黄的颜色。掌心的玉笛成了她唯一的慰藉。
夜深人静时,她常将它取出,借着月光或孤灯,一遍遍抚摩那光滑温润的笛身,
指尖小心翼翼地虚按着笛孔,笨拙地回忆着他吹奏时手指起落的位置。偶尔鼓起勇气,
将笛凑到唇边,试着吹响。可那声音要么喑哑不成调,要么尖锐刺耳,离他吹出的清越婉转,
何止云泥之别?每每这时,挫败和思念便如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她颓然放下玉笛,
将脸深深埋进臂弯里,肩膀无声地耸动,冰凉的泪水浸湿衣袖。那方绣着寒梅的帕子,
被她无数次展开、凝视、紧攥,又妥帖地收回怀中,
仿佛那是连接着关山万水之外唯一的凭依。“丫头,还等呢?
”茶馆的吴老板提着铜壶过来续水,看着她又对着空座位出神,忍不住叹息摇头,
小说《听雪逢君时》 听雪逢君时精选章节 试读结束。